无论是在两会上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还是在IT峰会上成为聚焦点,“互联网+”无疑是时下的掘金热土。如今,“互联网+”这股政策暖风已吹进企业,为企业发展注入更多动力和活力。
而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跨境支付也借着这股风持续走热。银盛支付相关负责人认为,跨境支付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部分,在制度红利下,机构参与热情被瞬间点燃,在未来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跨境电商发力,“全球购”正走进现实。当前很多境外品牌商注意到中国消费水平、购买力在增强,进入中国的意愿非常强。与此同时,国内电商在本土的战争愈演愈烈,使得本土电商市场的利润逐渐被摊薄,利润水平相对较高的国外市场自然成为国内电商开垦的金矿。
据他所知,目前亚马逊电商通过和上海自贸区的合作,正式设立国际贸易总部,并在各地保税物流中心建立了各自的跨境物流;天猫在宁波、上海、重庆、杭州、郑州、广州6个城市试点跨境电商贸易保税区、产业园签约跨境合作,全面铺设跨境网点;京东刘强东目前也透露正在积极布局跨境电商,法国与韩国的跨境电商平台已经成型并运行。而1号店、聚美优品、苏宁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跨境电商业务。
据艾瑞咨询集团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商交易额年均增约30%,远远高于线下传统外贸交易增幅。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堪称春意盎然,将直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跨境支付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第二,政策红利驱使,跨境支付成互联网金融发展新引擎。在刚刚谢幕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一带一路”又成为与会嘉宾讨论的焦点。作为以“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为目的的发展战略,“一带一路”为互联网金融带来了很多“惊喜”:一方面,“一带一路”可以把亚洲国家的贸易壁垒、交易壁垒,甚至于互联网监管的壁垒进一步去掉,为国内电商“走出去”减少障碍;另一方面,随着一带一路项目细则分出台和落实,互联网金融也将借势人民币国际化,推动跨国交易,可以加速海内外交易过程的速度,加快后将会推动跨境支付及整个金融业的发展。
同时,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已在3月24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上审议通过。被纳入广东自贸区的前海蛇口自贸区拥有良好的地理条件、经35年改革开放累积的丰富经验,以及与港澳、东南亚乃至全球各地建立的紧密合作关系,对带动本土企业“走出去”有很好的机遇。对银盛金融集团来说,推广跨境支付业务无疑增加了臂助。
第三,物美价廉,消费者需求使然。跨境电商以小批量、多批次的“碎片化”特点有效适应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并节省了许多中间环节,降低了产品价格,使消费者拥有更大的选择自由。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能够实实在在地享受价廉物美的进口商品及服务,拥有“接地气”的体验。
第四,第三方支付平台生态圈的完善,业务能力逐渐提升。近年来,跨境电商以开放、多维、立体的多边经贸合作模式拓宽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路径。与此同时,国内支付平台也逐步完善生态圈,第三方支付取得爆发式增长。艾瑞咨询研究数据显示,2014年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超8万亿,同比增长50.3%;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近6万亿,同比2013年增长391%,约为2011年交易额的80倍。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方移动支付,预计2018年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有望达到18万亿。
此外,近日“央行只发了一张支付牌照”的消息引发热议,在银盛支付相关负责人看来,“这意味着第三方支付市场竞争将更激烈,行业集中程度加强,跨境支付成为未来发展的机会。”
据银盛支付工作人员透露,目前银盛金融集团正在积极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进行居民和非居民之间 (即我国与境外各经济体之间)以人民币开展或结算的各类跨境业务。
据了解,银盛金融集团已与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中信银行(601998,股吧)广州分行达成战略合作,为货物类和服务类贸易提供B2B和B2C出入境资金跨境解决方案。
“尽管我们看到跨境支付的前景和机遇,银盛也在积极布局跨境支付,但面临的挑战也亟待我们正视”,银盛金融集团董事局主席林重成表示,目前,国外电商因其发展较早,市场相对于中国成熟度较高,而且基于消费习惯、文化等问题,在国外消费者群体中黏性较高,我国电商第三方支付平台在进入国外市场的时候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伴随着行业间的竞争,很可能会引发一轮新的价格大战,导致企业利润被削薄。
此外,林重成董事长还认为,跨境业务的产业链主要参与方涉及商户、支付公司,卡组织以及银行,业务大类上分为资金入境服务和资金出境服务。整体而言,支付机构跨境支付的产业链似乎没有完全打通,生存环境还有待完善